Dr.馬告舒 告訴你只有台灣人才知道的馬告使用秘辛
台灣的馬告有何不同?馬告的功效只有緩解痠痛嗎?
台灣馬告不只能用來緩解痠痛,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辛。
馬告只有台灣有嗎?不是哦~
產地 |
主要分布地區 |
特徵 |
香氣成分 |
品質與應用 |
台灣 |
宜蘭、花蓮、南投、烏來、台東山區 |
果實小、種子比例高 |
檸檬醛、香茅醛、芳樟醇、乙酸沉香酯、香葉醇 |
品質穩定,香氣有層次濃郁,應用於精油、保健品、外用藥膏、香料 |
中國南方 |
雲南、貴州 |
果實較大、油脂含量低 |
檸檬醛含量低於台灣 |
主要用於香料、部分中藥 |
東南亞 |
越南、泰國、寮國 |
果實較大,氣味偏淡 |
較多檸檬烯,香茅醛少 |
多用於香料、香茅油替代 |
印度 |
阿薩姆邦等地 |
野生資源多 |
香氣變化大 |
多用於傳統藥草與地方香料 |
那麼,來自其他產地的山胡椒,風味或成分皆與台灣馬告不可混為一談。本篇僅專注於探討護理與保健上的應用價值,而非評論其他來源。
至於馬告是否屬於中藥?答案是否定的。馬告並不歸類於傳統漢方藥材,而是植物學上認定的草藥,在西方則稱為Herbal Botanical草本植物。
雖然它不是漢方藥材,因此相關製品依法不得標示療效,但從歷史文獻到現代科學研究,馬告的應用與價值早有跡可循。馬告,值得深入認識與探索。
台灣都怎麼用馬告呢?
在台灣山林間,馬告的清香早已伴隨著原住民的生活世代相傳。從野外採集回家,馬告被加入熱湯、燉肉與茶飲中,為餐桌添上味道。如今,馬告不再只停留在部落廚房,更化身為外用保健乳膏,將山林的力量帶進現代人的生活裡。
|馬告藥酒|
由於台灣山區氣候多變、濕氣重,當地原住民在長年與山林共處的生活中,發現馬告果實氣味清新、性質溫和,便將它與米酒一同浸泡,再佐以當地常見的藥草,如山胡椒葉、刺蔥等,作為引藥與輔助。經過時間浸潤後飲用,民間流傳具有驅寒暖身、促進血液循環、舒緩關節不適,以及幫助消化的效果。
|馬告補湯|
相傳馬告補湯的源頭,來自於台灣原住民在山林勞作後,為舒緩身體疲勞,便將氣味清新的馬告果實加入湯品中,搭配紅棗、枸杞等中藥材,以及雞或豬肋排等肉骨一同熬煮。湯中帶有淡雅柑橘香氣,民間相信食用後可溫補健體、驅寒暖胃,並幫助放鬆身心。
|馬告飲料|
近年來養生風氣盛行,喝茶成了日常調養與放鬆的優雅之道。台灣原住民便將氣味清新的馬告果實,搭配蜂蜜熬煮。因不含咖啡因,可每日飲用,民間相信對暖胃助消化、提振精神、舒緩情緒有良好效果,並讓馬告茶散發淡雅的柑橘與薑香氣。
馬告|引經據典+現代科研|
據《台灣原住民族植物利用志》與泰雅族口述歷史記載,馬告(山胡椒,Litsea cubeba)自古為重要辛香料與藥用植物。果實辛香清新,被用於調味、禦寒及舒緩身體不適。傳統上,人們常將馬告果實加入湯品或浸於酒中,作為日常養身與勞作後的復原飲品。
根據中興大學發表於 Journal of Wood Science 的動物實驗,口服馬告果實精油可顯著延長小鼠的睡眠時間,並展現抗焦慮與鎮痛作用。研究指出,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檸檬醛(geranial、neral)與檸檬烯(d-limonene),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以達舒緩與安眠的效果。
另有化學生物學研究證實,檸檬醛類成分具抑制發炎介質的能力,能降低 IL-1β、IL-6、TNF-α 等細胞激素分泌,減緩發炎反應。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的動物研究亦發現,馬告乾燥根部萃取物可減輕關節腫脹與疼痛,機制與抑制發炎因子及脂氧合酶(LOX)活性有關。
此外,綜述性文獻(Journal of Food Science, 2024)指出,馬告精油具廣譜抗菌與抗氧化活性,尤其對革蘭氏陽性菌及黴菌有顯著抑制效果,其防腐與保護潛力適合應用於食品、飲品、精油保健及外用護理產品中。
馬告之所以受到推崇,不僅源自原鄉文化的傳承,更經現代科學驗證其在助眠舒心、抗發炎、抗菌抗氧化等方面的多重功效。專家建議在產品開發中,以馬告為主配方並搭配其他草本或功能成分組成複方,方能發揮協同作用,達到最佳的保健與養身效果。